工程技术
主办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国际刊号:1671-5586
国内刊号:CN:50-9210/TB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在线投稿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67242 人次
 
    本刊论文
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课程的开发

  摘  要:随着建构主义理论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不断地趋于完善,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包括准备阶段:建立组织机构,开展校本培训,构建网络平台;分析阶段:学习需求分析,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设计阶段:页面设计,框架设计,内容设计;编写脚本阶段;材料搜集阶段;课程实施阶段;评价。每一阶段都要以最新的理论做指导,每一阶段都要巧妙地利用好信息技术,每一阶段都要及时地进行评价,及时地进行修改。

  关键词:信息技术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课程评价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分析

  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指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要求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和可利用的资源和条件,由学校成员志愿成立,或校外团体或个人研究者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学校所有学生学习需要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开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在这个定义中我们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校本课程以国家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核心。(2)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和学校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课程,尊重学生差异性,提高其自主性。(3)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要不断地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开展持续的内部评价,不断修改方案,力求课程设计的最优化。

  二、校本课程开发流程

  那么我们到底如何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呢?

  (一)建立组织机构,开展校本师资培训

  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开发小组,最重要的是在开发前对老师开展培训,让老师有正确的校本课程意识,明确的教育哲学观、课程观、教学观,能快速辨别和自觉抵制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的不正确观点行为。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并理解领会校本课程学与教的特点,能够单独开展优质高效的校本活动。对教师进行相关网络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二)构建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构建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并且平台软件的选择在很大程度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在平台软件的选择上应该考虑到交互性,使用该平台软件除满足知识点的传授外,还应具备实时交互(如chat room)、讨论(BBS)等功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平台软件的操作应尽量简单,傻瓜化,不对操作者造成心理上的畏惧感。

  (三)分析学校、学生与教师现状,确定课程开发目标

  首先教师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分别对各专业学生、家长、教师调查进行学习者分析和教师分析,其次还要调查分析学校资源优势,包括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才能,然后还要考虑学校的传统文化优势,比如有的学校工科很强,有的学校文史办学,那么就可以考虑借助校本课程来进一步发挥优势。最后还要调查学校的图书资料、信息技术设备、活动场地、办学经费。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学校所能到的外界资源比如社区各企业的资助等等。

  (四)根据教学目标设定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设定要符合简单到复杂,一般到特殊的原则,要符合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方面的要求,同时要尊重教师与学生独特性和差异性。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校本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要能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加强课程结构内容的综合性、选择性。还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现时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包括页面设计、框架设计、内容设计。页面设计要简洁、清晰、美观,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遵循美学规律,友好的交互页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框架结构则指导航结构的设计,导航要清楚自然,使学生一目了然,同时非线性超文本链接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促进学习的灵活性。内容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核心部分,其内容设计有如下特点:单元化,综合化,围绕一定的主题,综合跨学科的多样性的课程内容;问题化,在信息化教学中,使学生围绕问题自主得开展探究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活动化,课程内容可以是基于信息资源与工具的各种学习活动;信息化,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学习工具。

  (六)脚本编写

  脚本的编写是课程设计阶段的总结,是教师教学的参考,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南。脚本的编写要本着学校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要与已经确定的校本课程内容符合。在教学活动的脚本编写上,其要时刻考虑到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与学生教师水平,确保各活动实施具有可行性。同时要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景和问题情景,使学生学会变为会学。指导书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指导好如何进行评价,评价应该贯穿于校本课程实施的始终,通过评价不断反思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指导其及时进行改进,以保证顺利运行。

  (七)课程开发资料收集

  这里的资源一方面包括硬件资源,各种设施设备,如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微格教室、校外实验场景等等。开发整合运用好学校现有的资源环境,对于学校本身不具备的但在设计的课程中必备的要积极通过外界援助获得。另一方面指软件资源,软件资源学校可以在市场上购买,也可以组织本校的老师自己编写,还可以别的学校机构合作,也可以从网上下载效能工具、通信工具,还有各种媒体素材资源,如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等,尽量实现资源的共享,避免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以节省人力物力。

  (八)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课程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体现课程价值的实质性环节。所谓课程的实施就是将脚本上的内容赋予实际,在实施中,注重管理的档案化,评价的量化,使得学生可以自我评价,还有学习结果的作品化;课程开发者和实施者之间要多交流多沟通,这样才能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争取外部因素的支持,因为社会团体,以及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可以成为课程实施成功的无形动力。总之课程实施这一阶段是利用课程开发的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质性阶段。

  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贯穿校本课程开发的始终,由于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本身开发的这种特性,使得校本课程采用内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过程中采用最新的评价方法,比如说学习契约,范例展示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在评价中重点要放在课程的实施过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样化,这样可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提高教师与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评价氛围。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使课程开发者群体化,实现课程内容的电子化,并实现开放式,可扩展式教材,从而使老师和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版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版

  [3]林一钢。略论校本课程的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9期

  [4]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8期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工程技术》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工程技术》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